1月19日上午,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在兰州举行开馆仪式,对外免费开放。 一位4岁半的小朋友和父亲前来观展,并在世界首款大小轮自行车“雄鹰”前留影。 杨艺锴 摄
据甘肃三木自行车博物馆馆长柴林介绍,该馆建成历时十年,珍藏了世界各国近200年来生产的“古董”自行车1300余辆,藏品价值约1.6亿。 杨艺锴 摄
图为博物馆收藏的28型羚羊自行车。 杨艺锴 摄
62岁的自行车爱好者南长河说:“我们从50年代过来的人,看到这些自行车心里感觉特别亲。”1973年,作为一名木匠的他虽然每月只有80元工资,却不惜花800多元买了一辆自行车。 杨艺锴 摄
“自行车的历史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。”市民张艳伟说,从车前灯、车锁和打气筒等配件来看,这辆产于英国的凤头自行车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工业发展情况。 杨艺锴 摄
博物馆还收藏了自行车的相关配件、文稿、书籍和图片13500余件。图为一款带码表和里程表的老式车头灯。 杨艺锴 摄
据介绍,自1951年起,政府对自行车实行牌照管理制度,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牌照。2007年中国发出最后一个自行车证后,这项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。 杨艺锴 摄